第139章 逆轉
關燈
小
中
大
直到所有人都意識到,若是萬氏母女不找回來,丁家怕是什麽喜事都不會辦的事實之後,找到這母女二人好像變成了當務之急。華氏也從最初那一刻沖昏頭腦的狀態中清醒過來,將府中內務全部安排好之後,也開始找高長鳴幫忙打聽一下這件事情的進度如何。
府中別人也就算了,丁永雋為了萬氏,幾乎沒有睡過一天安穩的覺。華氏絲毫不懷疑,若是萬氏和丁凝真的死了,丁永雋也要垮了。
縱然拋開情愛之因,華氏也很清楚,丁永雋還不能垮,丁家才剛剛起步,才剛剛踏入京城,一切都才剛剛開始!她當年跟自己下的這個賭局,現在才剛剛開始!她不能輸,也輸不起!
所以,華氏不僅找高長鳴去打聽,這邊將蘇嬤嬤也教訓的可以。
“若是不將人找回來,你也不要來見我了!”
蘇嬤嬤瞧著華氏,竟一時半刻不知道說什麽好。
又或者說,她如今說什麽都是枉費。
同一時刻,婚事被耽誤的兩位姑娘正聚集在長姐的房中,看著長姐收來的消息,目瞪口呆。
丁荃:“大、大姐,你是哪裏來的這麽多的線報?”
丁素皺著眉頭盯著丁婕,一言不發。
丁婕沒有著急解釋,淡淡道:“有錢能使鬼推磨,初來乍到,錢的面子比人的面子管用。”
這倒是個實話。
“那……裏面有三娘和阿凝的消息嗎?”丁荃不確定的問道。
丁婕又看了一會兒,這才將消息的布條都收拾起來,放進火盆裏燒了。
“阿荃,素素,雖然長輩們各有隔閡,但我們一直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親姐妹,接下來我要和你們說的話,但凡洩露絲毫,或許都會引來殺身之禍,大姐不懷疑你們的品性,但也明白人有失誤的時候,若是你們害怕自己不慎洩露,此刻可以離開。但我想,阿凝和三娘,應當是安然無恙才對。”
丁荃平日裏或許會犯傻,但是在大事上從不糊塗,她正色道:“阿凝和三娘的消息,怎麽會和殺頭有關系?”
丁素:“大姐,這裏面是不是有什麽我們不知道的真相?”
丁婕看了兩人一眼,輕輕嘆息一聲:“雖然事情至今還沒有確鑿的證據,但我想應當差不離了。眼下,我們該想的不是去哪裏找阿凝和三娘,而是該想想,當她們出現的時候,丁家應當如何自處,應當如何應對,才能將自己與三娘她們的傷害降到最低。”
京城中的小大小鬧到底不是帝王之家整日關註的事情,因為眼下,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人君明德,二心不存的事情雖然被那篇神奇的文章片刻間就帶跑了方向,但是太後和皇上仍舊十分重視這個事情,所以特命欽天監算了一卦,據說欽天監那頭看壞了數十雙眼睛,終於從芒芒星海中研究出了一套保大靖千百年屹立不倒的命數,這個命數,在某個早朝上,當著文武百官與難得旁聽一次的太後跟前透露了出來。
起先,欽天監還搓手撓頭,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最後齊北齋都煩了,讓他有話說話,照實說來絕不問罪,欽天監這才堅強勇敢的說出來。
按照天象來看,整體是一片祥和的大吉之兆,結合先時的天降飛石來看,君王應繼續仁德之治,只要不徒生殺戮,不好戰,凡世以和為貴,不令無辜性命枉死,民心不二,便是千秋萬代之基。
齊北齋坐在龍椅上聽著這番言辭,心裏哼哼了一聲。
這話要是傳到老俞王的耳朵裏,怕是又是一番刺激了。如今他們這樣極力的粉飾太平,倡導仁德穩天下,就是在告誡所有有異心的人,不要妄圖用武力用鮮血來奪取權利,一旦使用這種方法,任何天災人禍都能往這人身上套,是一套非常標準的君權神授打法。可憐老俞王先時演了一出仁心愛民的大戲,還沒來得及讓愚昧的民心發現如今坐在龍座上的君主無半點仁德之心,就被一篇文章給碾壓,聽說半個月沒出府了。
齊北齋決定讓宮中幾個文筆好的文官將欽天監的這番言辭做成文章,印個十萬八萬份,最好他的子民人手一份,嚴防死守那些想要搞事情的逆臣。讓他們時刻記住,誰造反制造戰爭,誰濫殺無辜,就是所有天災的背鍋人。
就在這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人出現在了京城——新帝登基之後就遠去封地的老淮良王與長子齊奕楠。
老淮良王排行第十,是與先帝十分親的兄弟,可是自從譽王之亂後,便自請離京,選了一塊地方安然養老,再無心朝中的大小紛爭,就連小淮良王齊奕楠也只在一方土地上勤勤懇懇,半分要進京籠絡勢力的意思都沒有。
今父子二人一同進京,實屬罕見,而當兩人手捧官服,以一身戴罪的模樣出現在大殿之時,著實將齊北齋和一眾朝臣嚇了一跳。
老淮良王老淚縱橫直呼有罪,但請聖上以人命為重,救救一個人。
淮良王一向正直不阿,從未聽說過有過什麽不好的德行,就連他教出來的齊奕楠也幾乎是和父親一個模子刻出來,朝臣怎麽都想不出來,這兩人能做什麽惡,而齊北齋就更是一頭霧水。
此事驚動了太後,也驚動了養精蓄銳的俞王,然後順理成章的驚動了朝野上下。
然而,事實的真相,遠遠比群眾想象的更驚人。
淮良王父子此次進京,不僅僅是自己來了,還帶了幾個身份特殊的人——叛王譽王的後人。
據淮良王所言,當年他經歷了朝中的兄弟爭鬥,心灰意冷,只想遠離這是非之地安靜度日,離京之時去了一趟當年事發之地,意外的在一個落腳的小村莊發現了一個孩子,那孩子是一個農婦從戰場的血泊裏摸索出來的,一絲尚存,經過多番核實,那孩子無疑就是譽王和譽王妃唯一的女兒。
這個身份一亮出來,可就非常的不得了了。
誰都知道,譽王當年得知叛亂事跡敗露,自作聰明的將家眷全都帶走,可最終還是被俞王圍剿,慘遭滅門,一個都沒留下!這事情是多年來的一個禁忌,更是一個警示。
不過大抵只有俞王自己清楚,在那一戰裏有多元氣大傷。先帝體恤他勞苦功高,不僅給他重賞,連同族人都在朝中占據要職,但同時,又不動聲色的將他手中的兵權給收回來了,俞王雖然不服,可即便再將他拎上戰場,也是打不動了的,所以此舉也算是退而求其次,兵可以再養,未來的幾十年,先抓住朝中的脈絡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眼下忽然蹦出幾個譽王的後人,這實在是太可笑了。
更可笑的是,淮良王身為皇室宗族,竟然會偏幫叛王,留下叛王的子嗣,這何止要捧著官服上朝,簡直要提著人頭上朝才行!
不用俞王出馬,幾個手下的親信已經站出來表示要立刻處決餘孽,否則後患無窮!
淮良王一改往日沈穩之風,怒斥俞王親信無仁無德。譽王叛亂之時,孩子尚在繈褓,實屬無辜。
兩方都是一朝老臣,就這樣爭執不下,吵得難舍難分。
齊北齋實在是煩的不行,呵斥了一聲,總算消停些。任由他們吵下去實在是不妙,齊北齋看了一眼坐在一側的太後,只見太後老神在在的樣子,臉上的表情沒有一絲變化,根本看不出喜怒。
齊北齋心中暗暗自嘆不如,趕緊整理了情緒,將這個球踢給了朝中最近比較炙手可熱的有為青年,秦澤。
秦澤接到球,不慌不忙的出列,簡單的思索了一下之後,詢問道:“臣有一問——方才曲大人用了‘餘孽’二字來形容那無辜稚子,這個詞是不是有不妥?”
曲大人眼珠子一瞪。好嘛,又是這個秦澤!
“有何不妥!譽王為叛王,那孩子既然是譽王的孩子,自然是餘孽!”
秦澤直接跟曲大人咬文嚼字起來:“微臣以為,餘源於一個血緣至親,後輩有血緣,同輩亦為血親,都是與譽王有牽絆之人,豈非都為餘孽?”
曲大人正準備辯駁,一看到坐在龍椅上的皇帝和下首的俞王,差點咬了舌頭!
這個混蛋秦澤,果然是在給他下套!
要說譽王的這個事情,還不能用株連的罪名來問罪,那豈非是連同有血親的人一並在內了!?所以在處理這個罪名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十分清晰的標準,將有罪和無罪劃分出來。
曲大人為自己的機智讚了一讚,挺直了腰板教訓秦澤:“秦大人此言差矣,譽王叛亂,罪無可恕,當中協助者,知情不報者,有能繼承者皆為亂黨!譽王雖為皇室血親,但叛亂一事是公然忤逆宗族之舉,早已不配為親王,又如何牽連其他族人?秦大人不要混淆視聽!”
秦澤中肯的點點頭:“曲大人的這個定論猶如醍醐灌頂,叫人佩服,但若是按照大人的這個定論來說,一個尚在繈褓之中的嬰孩,如何協助,如何知情,又如何繼承?”
秦澤疑問三連,讓曲大人啞口無言。
老俞王清清喉嚨,終於開口了:“秦大人此言未免過於天真,稚子看似無辜,但與譽王一脈相連,若是讓她知曉這些事情,難保不會生出報覆之心!豈非後患無窮?”
“微臣以為,但凡生出報覆之心,是因為不明是非對錯,既然譽王叛亂本為錯,而後人無辜,就更應留其一命,加以認真教導,令其明辨是非,誠心誠意的知道何為對錯,此舉方為仁德之舉!”
不知道是有心還是無意,最後“仁德”兩個字,秦澤咬的清晰又明亮。
俞王楞了一下,竟無從反駁。
仁德之意,如今正屢屢被提及。
叛亂之時,孩子尚且處於繈褓之中,的確是無辜,現在只因有血緣牽連就要一並殺之,未免……有些不仁。
且秦澤說的很有道理,還有什麽樣的方法,比讓譽王後人自己清楚先人做錯了要更加令人信服呢!若是譽王後人能有此一悟,更能反襯出當今聖上的仁義,傳了出去,那必然是一片美名。
就在眾人被秦澤的話震得豁然開朗的時候,一直沈默的太後淡淡的開口了:“哀家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齊北齋趕緊道:“母後請講。”
太後滿不在乎的指了指跪在下方的淮良王:“各位大人莫非沒聽到,方才淮良王也說,譽王的孩子如今亟待救命,你們在這裏爭的死去活來,為定一個餘孽的生死,怕是到頭來,輪不到你們做主了。”
齊北齋這才反應過來,趕忙問道:“淮良王,你要朕救那孩子,卻不知朕如何能救?”
終於扯到正題上來了,淮良王頓時老淚縱橫,說明了原委。
原來,當年他救出那個孩子之後,壓根就沒有想過讓這個孩子牽扯到上一輩的恩怨中來,可沒想到,孩子出生是帶了病的,這病還傳了下來,如今那孩子與她的女兒皆帶著病,就在前不久,她的女兒發了病,危在旦夕。
朝堂之上一陣唏噓,齊北齋即便不用問,也知道大家一並想的都是——罪有應得,天譴罷了。
淮良王的用詞十分謙卑謹慎。他原本是將孩子交給了一個可靠富庶的人家撫養的,名醫其實已經看過無數,但是那是頑疾,根本不好醫治。淮良王甚至想過為她們請巫醫,可有高人斷言,她們命中帶著一個尚未化解的血劫,須得將這血劫化解了,方才有治愈的機會。
淮良王左思右想,她們身上唯一系著的血劫,怕是只有先人留下的這份罪孽了。
她們的身份不公布,身上帶著的罪孽沒有化解,或許會被病痛纏繞一輩子。
這帶著幾分玄幻言論一出,沒人敢像剛才那樣妄下斷言了。
自來神靈不可開罪,若是天要亡她們,誰也留不住。
果然,太後又開口了:“曲大人方才說的有道理,但秦侍郎的分析,也有理有據,但哀家還是覺得,若上天要收回她們二人的性命,那邊是天道註定,無可頑抗。”
是是是!說的很有道理。
齊北齋看了太後一眼,主動道:“論到佛理,朕自問不如母後。若這譽王之後的生死真的是被天道牽在手裏,不知母後有何對策?”
太後由始至終都是一副事不關己,並不怎麽在意的樣子,現在似乎是因為被皇帝認真的請教,所以勉為其難的給了一個法子:“哀家也沒想到,譽王竟然還有後人留在世上。然則如今太平盛世,徒增殺戮始終不妥,哀家想著,與其來爭論這後人究竟是否有罪,不若先令太醫署的禦醫去瞧瞧,看看是真的命在旦夕,還是人力尚可挽回。而後如何處置,先看診斷的結果。”
這是緩兵之計!?
齊北齋今天也著實被朝堂上這些人給吵到了,當即同意了太後的意思。
先看病,沒得救再說!
淮良王與長子千恩萬謝,請了禦醫去瞧病。
這一早朝,盛京城都震驚了。
叛王竟然還有後,而且主動送到皇帝面前來了。
而早朝之後沒多久,就有宮中的侍衛去了丁家,將丁永雋連同家眷帶到了宮中問話。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丁家上下對三夫人與四姑娘的身世竟然全然不知,一個個都是驚訝不已的樣子,皇帝瞅了他們一眼,終究什麽都沒說,不過,在他得知丁家那位嬌憨的三姑娘就是秦澤的未婚妻時,意味不明的哼笑了一下。
眼下的當務之急,是弄清楚這個病到底是怎麽回事,若是無力回天,也無謂去討論什麽定罪還是贖罪了。
然而,事情的結果並不樂觀。在多方監視的情況下,禦醫即便拿出了看家本領,還是表示這頑疾很難辦。
丁凝才十五歲,突發心疾,來勢很猛,若是當時急救的稍微慢一些,人就該去了,心乃人身之中一個重中之重,此處有疾,十分難辦,且人現在還半昏半醒,狀態十分的不好,能醒過來像正常人一樣走幾步就該謝天謝地了,眼下似乎是因為長途跋涉,病情惡化,除非給她換顆心,否則十日都撐不過去。
至於那位夫人的病,顯然是帶了很多年的,一直都壓制著,但這次卻因為親女兒發病受了刺激,眼下幾乎是與姑娘命連一線,換句話說,夫人現在一心撲在女兒身上,一旦女兒出了事,這樣的打擊,那夫人是撐不過去的。
丁永雋在聽到這個結論之後,拼命磕頭請求,他想見母女二人一面。
齊北齋沈默了片刻,派人去請太後的意思。
過了許久,佛堂那邊傳來了太後的意思——
送二人去寶德寺。
寶德寺為國寺,自大靖開國以來就延續至今,可謂列祖列宗皆參拜過的地方。既然這母女二人身上系著血債,能不能好起來,無需再用人言定斷,而是交給上天來抉擇,交給列祖列宗來發落。
既然那孩子虛弱的十日的撐不過去,那就給她們十日的時間。
這十日,不給任何的藥物治療,自生自滅,十日之後,若是她們奇跡般的好轉,就代表連祖宗都覺得她們無辜,代表天道已經放過她們,從此以後,她們重歸為皇室宗族,前事不計。但凡這十日之內她們的病情惡化,即便十日之後依然茍延殘喘,也流放塞外。
流放,並非殺頭,不算是徒增殺戮了。
齊北齋聽到這個辦法,想也不想的就同意了,立刻公布出來。
丁永雋氣的渾身發抖,險些跳起來與皇帝對峙,最後是被華氏和秦氏拼死攔住的。
這是皇命,違抗只有死路一條!
太後的這個決斷,讓朝臣一陣唏噓,只字片語中,他們仿佛能想象那個將兩代帝王穩按在龍椅上的一國之母是怎樣的慈悲為懷又且狠厲果斷。
當天,萬氏和丁凝被送去了寶德寺,在僻靜又冰冷的大殿中緊閉。
酉生原本想要陪著的,但是皇命有言,只有萬芙和丁凝二人才能進去,十日之期,除了基本的飯食,什麽都不能給她們。
丁凝睜開眼睛的時候,入眼是一尊高大到快要撐坡屋頂的金佛。
寶德寺在山中,她們又處在一個空曠的大殿裏,丁凝覺得呼一口氣,能從喉嚨口冷到心肺。
“娘……”
微弱的聲音,聽著叫人揪心。
萬氏迅速回過頭,見到她醒過來,跪行到她身邊:“阿凝!”
丁凝擠出一個甜笑來:“我們成功了嗎?”
萬氏的眼眶倏地紅了。
計劃不該是這樣的。
原本的計劃,是她吃下那藥,只要挺過十天,藥效就過了。但是要實實在在的挺著,若是挺不住,或許就會真的……
可是她不怕。
她被這個病折磨了很多年,她很清楚要怎麽讓自己穩下來。只要熬過十日,她們母女二人就會有截然不同的人生!
然而萬氏怎麽都沒想到,丁凝竟然夥同酉生將藥給換了,自己吃了下去。
原本丁凝的病已經有起色了,眼下又重新被折磨,好幾次萬氏聽到她危在旦夕的診斷,明知道那可能是藥效的發作,還是嚇得渾身冰冷,心痛不已,險些真的病發。
所以,禦醫給的診斷,並非都是提前安排好的。
丁凝的目光從萬氏身上轉移到金佛身上:“娘,別拜他了,他閉著眼睛呢,聽不到也看不到。不然的話,世上哪有那麽多的冤死亡魂呢。”
“不許胡說!”萬氏打斷她的話,“佛祖面前,不要胡說。它都明白的。”
丁凝卻不以為然,因為說話吃力,她說起來很辛苦,“才不呢。我們明明什麽都沒錯,它卻讓我們家破人亡,我們疼的時候,它沒有讓我們少疼幾分,我們難受的時候,他也沒有現身寬慰過,哪怕是給一個甜餅也好嘛。”丁凝嘶啞的聲音認真的下著結論:“所以他就是聽不到也看不到。”
萬氏的眼淚湧出來,“你看、你看你都說的什麽話。我一直以為我的女兒天真懵懂,卻原來我一點都不了解你,連我這個做娘的尚且不曉得你有多疼,有多難過,心裏又藏了多少事,佛祖面對著蕓蕓眾生,又如何能聽得到呢。”
丁凝盯著淚流滿面的萬氏:“娘再哭,我又要心疼了。”
萬氏極力忍住眼淚,笑了一下:“你不要說太多的話,若是覺得難受的時候,一定要想一些開心的事情,娘藏了一粒藥丸,在你最難受的時候會給你吃,但是這藥丸只能吃一次,否則禦醫再群診,會露出馬腳。”他們能賣通的,也不過是說得上話的那幾位,多了就難了。
萬氏現在還不想和她說太多,說得多了,她難免又心思重,所以她專門撿輕松有趣的事情說,撿她小時候調皮搗蛋的事情說,丁凝好像也被吸引過來,認真的和萬氏你一言我一語。
第一個晚上,母女二人依偎在一起,說了大半夜的話,直到燈芯跳動,火光變暗,萬氏看著丁凝寧靜的睡顏,心中只覺得無比安定。
十日的時間,對很多人來說只是一個翹首期盼結果的過程,對有些人來說,卻是生不如死的煎熬。
第八日的時候,送飯的小僧慌張的跑出來——小姑娘發病了,臉色慘白面無血色,看起來怕是要不行了,那夫人因為著急女兒,也不太好的樣子。
丁永雋跪在寶德寺外,求主持發發善心讓他進去見見母女二人。
丁荃終於坐不住了,哭著要去踹門:“為什麽不救她們!為什麽不救!你們佛門之地,根本是在草菅人命!”
丁婕和丁素合力將她按住,“你現在沖進去,誰也救不了!”
消息傳到朝堂,眾人一片唏噓。
果然,還是撐不住。
齊北齋聽聞這個消息,什麽都沒說。
但就在病重的消息傳開當天,京城又熱鬧了一波。
數十萬張手抄經文被放在一個個木箱子裏面,被擡上了大殿,這些心經的手抄者,來自蜀州泗陵城外的裕福寺及信眾,隴州寺廟及信眾,泗陵城兩大書院的所有學生,還有西南地區受災之時,所有接受過丁家恩惠的災民。
關於萬氏母女的事情,不知道是被誰寫成了文章散出去,比起口耳相傳,文章在文人圈的傳播速度簡直堪比信鴿,這個筆者也很厲害,文章的方向不往萬氏母女究竟有罪沒罪上引導,而往善有善報的因果上引導。
萬氏母女從未做過傷天害理之事,丁凝更是裕福寺最大的香客之一,捐贈的香油錢記載的本子可以繞裕福寺三圈!
如此善心之人,若是渡不過此劫,這諸天神佛又有何可信之理?
對於百姓來說,幾十年前的是非離他們實在是太遠了,但是發生在眼前的善行卻是他們看在眼裏的。
這裏所有的心經,都是百姓為萬氏母女祈福的證明。
朝野上下,無不震驚。
齊北齋覺得這事情很蹊蹺,像是有人專門去散播似的:“這是誰的主意。”
就在這時候,一向正直高冷,不與任何人結交的大理寺卿杜紹緩緩出列,語氣平淡的交代——他媳婦幹的。
杜紹的媳婦啊。
沒人知道杜紹媳婦的來歷,但是隴州百姓知道!
太守大人的夫人,可是與蜀州的丁四並稱大小九天仙女的善心娘娘!
在隴州,太守夫人也是一個做盡好事之人,可以說杜紹能這般民心所向,屢增政績,與夫人的正面形象脫不了幹系。
在善人圈子裏面,也是有一個善良值得評估的,而這兩個人,就是頂尖尖的人,不同的是,杜崔氏或許是有為自家夫君掙顏面的意思在裏面,所以不低調也不刻意,好名聲掙得自然不做作,而丁四則是做好事都不留名,好在裕福寺的僧人可以證明,那無數個“二水”姑娘,就是丁家的小四姑娘。
壘起來幾人高的功德簿上,一個一個“二水”,仿佛能從這裏頭看著一個小姑娘從懵懂無知的踮腳投出幾文錢,到長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虔誠的捧著自己的善心捐出的畫面,看的齊北齋心中略有動容。
這個時候,壽康宮那邊傳來了消息,太後要親自出宮,前往寶德寺為譽王後人祈福。
齊北齋哪裏還敢坐著,立刻攜皇後與文武百官一同前往裕福寺,就這樣,原本一場生死之間的考驗,硬生生的被扭成了一個眾生祈福的場面。眼下這樣的狀況,好像有人盼著萬氏母女出事,那就是與民心相悖,與善相悖一般。
十日期滿,高大殿門緩緩打開。
萬氏與丁凝站在殿門口,晨曦映襯在兩人的臉上,像是自天而降的一片佛光。
聖旨傳來,天意已定,萬氏母女與叛亂之事再無關系,歸宗譜。
萬氏為嘉蔭郡主,賜府邸封地,享食邑,其女丁凝封為安仁縣主,未來三年居於壽康宮,由太後與皇後親自教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府中別人也就算了,丁永雋為了萬氏,幾乎沒有睡過一天安穩的覺。華氏絲毫不懷疑,若是萬氏和丁凝真的死了,丁永雋也要垮了。
縱然拋開情愛之因,華氏也很清楚,丁永雋還不能垮,丁家才剛剛起步,才剛剛踏入京城,一切都才剛剛開始!她當年跟自己下的這個賭局,現在才剛剛開始!她不能輸,也輸不起!
所以,華氏不僅找高長鳴去打聽,這邊將蘇嬤嬤也教訓的可以。
“若是不將人找回來,你也不要來見我了!”
蘇嬤嬤瞧著華氏,竟一時半刻不知道說什麽好。
又或者說,她如今說什麽都是枉費。
同一時刻,婚事被耽誤的兩位姑娘正聚集在長姐的房中,看著長姐收來的消息,目瞪口呆。
丁荃:“大、大姐,你是哪裏來的這麽多的線報?”
丁素皺著眉頭盯著丁婕,一言不發。
丁婕沒有著急解釋,淡淡道:“有錢能使鬼推磨,初來乍到,錢的面子比人的面子管用。”
這倒是個實話。
“那……裏面有三娘和阿凝的消息嗎?”丁荃不確定的問道。
丁婕又看了一會兒,這才將消息的布條都收拾起來,放進火盆裏燒了。
“阿荃,素素,雖然長輩們各有隔閡,但我們一直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親姐妹,接下來我要和你們說的話,但凡洩露絲毫,或許都會引來殺身之禍,大姐不懷疑你們的品性,但也明白人有失誤的時候,若是你們害怕自己不慎洩露,此刻可以離開。但我想,阿凝和三娘,應當是安然無恙才對。”
丁荃平日裏或許會犯傻,但是在大事上從不糊塗,她正色道:“阿凝和三娘的消息,怎麽會和殺頭有關系?”
丁素:“大姐,這裏面是不是有什麽我們不知道的真相?”
丁婕看了兩人一眼,輕輕嘆息一聲:“雖然事情至今還沒有確鑿的證據,但我想應當差不離了。眼下,我們該想的不是去哪裏找阿凝和三娘,而是該想想,當她們出現的時候,丁家應當如何自處,應當如何應對,才能將自己與三娘她們的傷害降到最低。”
京城中的小大小鬧到底不是帝王之家整日關註的事情,因為眼下,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人君明德,二心不存的事情雖然被那篇神奇的文章片刻間就帶跑了方向,但是太後和皇上仍舊十分重視這個事情,所以特命欽天監算了一卦,據說欽天監那頭看壞了數十雙眼睛,終於從芒芒星海中研究出了一套保大靖千百年屹立不倒的命數,這個命數,在某個早朝上,當著文武百官與難得旁聽一次的太後跟前透露了出來。
起先,欽天監還搓手撓頭,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最後齊北齋都煩了,讓他有話說話,照實說來絕不問罪,欽天監這才堅強勇敢的說出來。
按照天象來看,整體是一片祥和的大吉之兆,結合先時的天降飛石來看,君王應繼續仁德之治,只要不徒生殺戮,不好戰,凡世以和為貴,不令無辜性命枉死,民心不二,便是千秋萬代之基。
齊北齋坐在龍椅上聽著這番言辭,心裏哼哼了一聲。
這話要是傳到老俞王的耳朵裏,怕是又是一番刺激了。如今他們這樣極力的粉飾太平,倡導仁德穩天下,就是在告誡所有有異心的人,不要妄圖用武力用鮮血來奪取權利,一旦使用這種方法,任何天災人禍都能往這人身上套,是一套非常標準的君權神授打法。可憐老俞王先時演了一出仁心愛民的大戲,還沒來得及讓愚昧的民心發現如今坐在龍座上的君主無半點仁德之心,就被一篇文章給碾壓,聽說半個月沒出府了。
齊北齋決定讓宮中幾個文筆好的文官將欽天監的這番言辭做成文章,印個十萬八萬份,最好他的子民人手一份,嚴防死守那些想要搞事情的逆臣。讓他們時刻記住,誰造反制造戰爭,誰濫殺無辜,就是所有天災的背鍋人。
就在這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人出現在了京城——新帝登基之後就遠去封地的老淮良王與長子齊奕楠。
老淮良王排行第十,是與先帝十分親的兄弟,可是自從譽王之亂後,便自請離京,選了一塊地方安然養老,再無心朝中的大小紛爭,就連小淮良王齊奕楠也只在一方土地上勤勤懇懇,半分要進京籠絡勢力的意思都沒有。
今父子二人一同進京,實屬罕見,而當兩人手捧官服,以一身戴罪的模樣出現在大殿之時,著實將齊北齋和一眾朝臣嚇了一跳。
老淮良王老淚縱橫直呼有罪,但請聖上以人命為重,救救一個人。
淮良王一向正直不阿,從未聽說過有過什麽不好的德行,就連他教出來的齊奕楠也幾乎是和父親一個模子刻出來,朝臣怎麽都想不出來,這兩人能做什麽惡,而齊北齋就更是一頭霧水。
此事驚動了太後,也驚動了養精蓄銳的俞王,然後順理成章的驚動了朝野上下。
然而,事實的真相,遠遠比群眾想象的更驚人。
淮良王父子此次進京,不僅僅是自己來了,還帶了幾個身份特殊的人——叛王譽王的後人。
據淮良王所言,當年他經歷了朝中的兄弟爭鬥,心灰意冷,只想遠離這是非之地安靜度日,離京之時去了一趟當年事發之地,意外的在一個落腳的小村莊發現了一個孩子,那孩子是一個農婦從戰場的血泊裏摸索出來的,一絲尚存,經過多番核實,那孩子無疑就是譽王和譽王妃唯一的女兒。
這個身份一亮出來,可就非常的不得了了。
誰都知道,譽王當年得知叛亂事跡敗露,自作聰明的將家眷全都帶走,可最終還是被俞王圍剿,慘遭滅門,一個都沒留下!這事情是多年來的一個禁忌,更是一個警示。
不過大抵只有俞王自己清楚,在那一戰裏有多元氣大傷。先帝體恤他勞苦功高,不僅給他重賞,連同族人都在朝中占據要職,但同時,又不動聲色的將他手中的兵權給收回來了,俞王雖然不服,可即便再將他拎上戰場,也是打不動了的,所以此舉也算是退而求其次,兵可以再養,未來的幾十年,先抓住朝中的脈絡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眼下忽然蹦出幾個譽王的後人,這實在是太可笑了。
更可笑的是,淮良王身為皇室宗族,竟然會偏幫叛王,留下叛王的子嗣,這何止要捧著官服上朝,簡直要提著人頭上朝才行!
不用俞王出馬,幾個手下的親信已經站出來表示要立刻處決餘孽,否則後患無窮!
淮良王一改往日沈穩之風,怒斥俞王親信無仁無德。譽王叛亂之時,孩子尚在繈褓,實屬無辜。
兩方都是一朝老臣,就這樣爭執不下,吵得難舍難分。
齊北齋實在是煩的不行,呵斥了一聲,總算消停些。任由他們吵下去實在是不妙,齊北齋看了一眼坐在一側的太後,只見太後老神在在的樣子,臉上的表情沒有一絲變化,根本看不出喜怒。
齊北齋心中暗暗自嘆不如,趕緊整理了情緒,將這個球踢給了朝中最近比較炙手可熱的有為青年,秦澤。
秦澤接到球,不慌不忙的出列,簡單的思索了一下之後,詢問道:“臣有一問——方才曲大人用了‘餘孽’二字來形容那無辜稚子,這個詞是不是有不妥?”
曲大人眼珠子一瞪。好嘛,又是這個秦澤!
“有何不妥!譽王為叛王,那孩子既然是譽王的孩子,自然是餘孽!”
秦澤直接跟曲大人咬文嚼字起來:“微臣以為,餘源於一個血緣至親,後輩有血緣,同輩亦為血親,都是與譽王有牽絆之人,豈非都為餘孽?”
曲大人正準備辯駁,一看到坐在龍椅上的皇帝和下首的俞王,差點咬了舌頭!
這個混蛋秦澤,果然是在給他下套!
要說譽王的這個事情,還不能用株連的罪名來問罪,那豈非是連同有血親的人一並在內了!?所以在處理這個罪名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十分清晰的標準,將有罪和無罪劃分出來。
曲大人為自己的機智讚了一讚,挺直了腰板教訓秦澤:“秦大人此言差矣,譽王叛亂,罪無可恕,當中協助者,知情不報者,有能繼承者皆為亂黨!譽王雖為皇室血親,但叛亂一事是公然忤逆宗族之舉,早已不配為親王,又如何牽連其他族人?秦大人不要混淆視聽!”
秦澤中肯的點點頭:“曲大人的這個定論猶如醍醐灌頂,叫人佩服,但若是按照大人的這個定論來說,一個尚在繈褓之中的嬰孩,如何協助,如何知情,又如何繼承?”
秦澤疑問三連,讓曲大人啞口無言。
老俞王清清喉嚨,終於開口了:“秦大人此言未免過於天真,稚子看似無辜,但與譽王一脈相連,若是讓她知曉這些事情,難保不會生出報覆之心!豈非後患無窮?”
“微臣以為,但凡生出報覆之心,是因為不明是非對錯,既然譽王叛亂本為錯,而後人無辜,就更應留其一命,加以認真教導,令其明辨是非,誠心誠意的知道何為對錯,此舉方為仁德之舉!”
不知道是有心還是無意,最後“仁德”兩個字,秦澤咬的清晰又明亮。
俞王楞了一下,竟無從反駁。
仁德之意,如今正屢屢被提及。
叛亂之時,孩子尚且處於繈褓之中,的確是無辜,現在只因有血緣牽連就要一並殺之,未免……有些不仁。
且秦澤說的很有道理,還有什麽樣的方法,比讓譽王後人自己清楚先人做錯了要更加令人信服呢!若是譽王後人能有此一悟,更能反襯出當今聖上的仁義,傳了出去,那必然是一片美名。
就在眾人被秦澤的話震得豁然開朗的時候,一直沈默的太後淡淡的開口了:“哀家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齊北齋趕緊道:“母後請講。”
太後滿不在乎的指了指跪在下方的淮良王:“各位大人莫非沒聽到,方才淮良王也說,譽王的孩子如今亟待救命,你們在這裏爭的死去活來,為定一個餘孽的生死,怕是到頭來,輪不到你們做主了。”
齊北齋這才反應過來,趕忙問道:“淮良王,你要朕救那孩子,卻不知朕如何能救?”
終於扯到正題上來了,淮良王頓時老淚縱橫,說明了原委。
原來,當年他救出那個孩子之後,壓根就沒有想過讓這個孩子牽扯到上一輩的恩怨中來,可沒想到,孩子出生是帶了病的,這病還傳了下來,如今那孩子與她的女兒皆帶著病,就在前不久,她的女兒發了病,危在旦夕。
朝堂之上一陣唏噓,齊北齋即便不用問,也知道大家一並想的都是——罪有應得,天譴罷了。
淮良王的用詞十分謙卑謹慎。他原本是將孩子交給了一個可靠富庶的人家撫養的,名醫其實已經看過無數,但是那是頑疾,根本不好醫治。淮良王甚至想過為她們請巫醫,可有高人斷言,她們命中帶著一個尚未化解的血劫,須得將這血劫化解了,方才有治愈的機會。
淮良王左思右想,她們身上唯一系著的血劫,怕是只有先人留下的這份罪孽了。
她們的身份不公布,身上帶著的罪孽沒有化解,或許會被病痛纏繞一輩子。
這帶著幾分玄幻言論一出,沒人敢像剛才那樣妄下斷言了。
自來神靈不可開罪,若是天要亡她們,誰也留不住。
果然,太後又開口了:“曲大人方才說的有道理,但秦侍郎的分析,也有理有據,但哀家還是覺得,若上天要收回她們二人的性命,那邊是天道註定,無可頑抗。”
是是是!說的很有道理。
齊北齋看了太後一眼,主動道:“論到佛理,朕自問不如母後。若這譽王之後的生死真的是被天道牽在手裏,不知母後有何對策?”
太後由始至終都是一副事不關己,並不怎麽在意的樣子,現在似乎是因為被皇帝認真的請教,所以勉為其難的給了一個法子:“哀家也沒想到,譽王竟然還有後人留在世上。然則如今太平盛世,徒增殺戮始終不妥,哀家想著,與其來爭論這後人究竟是否有罪,不若先令太醫署的禦醫去瞧瞧,看看是真的命在旦夕,還是人力尚可挽回。而後如何處置,先看診斷的結果。”
這是緩兵之計!?
齊北齋今天也著實被朝堂上這些人給吵到了,當即同意了太後的意思。
先看病,沒得救再說!
淮良王與長子千恩萬謝,請了禦醫去瞧病。
這一早朝,盛京城都震驚了。
叛王竟然還有後,而且主動送到皇帝面前來了。
而早朝之後沒多久,就有宮中的侍衛去了丁家,將丁永雋連同家眷帶到了宮中問話。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丁家上下對三夫人與四姑娘的身世竟然全然不知,一個個都是驚訝不已的樣子,皇帝瞅了他們一眼,終究什麽都沒說,不過,在他得知丁家那位嬌憨的三姑娘就是秦澤的未婚妻時,意味不明的哼笑了一下。
眼下的當務之急,是弄清楚這個病到底是怎麽回事,若是無力回天,也無謂去討論什麽定罪還是贖罪了。
然而,事情的結果並不樂觀。在多方監視的情況下,禦醫即便拿出了看家本領,還是表示這頑疾很難辦。
丁凝才十五歲,突發心疾,來勢很猛,若是當時急救的稍微慢一些,人就該去了,心乃人身之中一個重中之重,此處有疾,十分難辦,且人現在還半昏半醒,狀態十分的不好,能醒過來像正常人一樣走幾步就該謝天謝地了,眼下似乎是因為長途跋涉,病情惡化,除非給她換顆心,否則十日都撐不過去。
至於那位夫人的病,顯然是帶了很多年的,一直都壓制著,但這次卻因為親女兒發病受了刺激,眼下幾乎是與姑娘命連一線,換句話說,夫人現在一心撲在女兒身上,一旦女兒出了事,這樣的打擊,那夫人是撐不過去的。
丁永雋在聽到這個結論之後,拼命磕頭請求,他想見母女二人一面。
齊北齋沈默了片刻,派人去請太後的意思。
過了許久,佛堂那邊傳來了太後的意思——
送二人去寶德寺。
寶德寺為國寺,自大靖開國以來就延續至今,可謂列祖列宗皆參拜過的地方。既然這母女二人身上系著血債,能不能好起來,無需再用人言定斷,而是交給上天來抉擇,交給列祖列宗來發落。
既然那孩子虛弱的十日的撐不過去,那就給她們十日的時間。
這十日,不給任何的藥物治療,自生自滅,十日之後,若是她們奇跡般的好轉,就代表連祖宗都覺得她們無辜,代表天道已經放過她們,從此以後,她們重歸為皇室宗族,前事不計。但凡這十日之內她們的病情惡化,即便十日之後依然茍延殘喘,也流放塞外。
流放,並非殺頭,不算是徒增殺戮了。
齊北齋聽到這個辦法,想也不想的就同意了,立刻公布出來。
丁永雋氣的渾身發抖,險些跳起來與皇帝對峙,最後是被華氏和秦氏拼死攔住的。
這是皇命,違抗只有死路一條!
太後的這個決斷,讓朝臣一陣唏噓,只字片語中,他們仿佛能想象那個將兩代帝王穩按在龍椅上的一國之母是怎樣的慈悲為懷又且狠厲果斷。
當天,萬氏和丁凝被送去了寶德寺,在僻靜又冰冷的大殿中緊閉。
酉生原本想要陪著的,但是皇命有言,只有萬芙和丁凝二人才能進去,十日之期,除了基本的飯食,什麽都不能給她們。
丁凝睜開眼睛的時候,入眼是一尊高大到快要撐坡屋頂的金佛。
寶德寺在山中,她們又處在一個空曠的大殿裏,丁凝覺得呼一口氣,能從喉嚨口冷到心肺。
“娘……”
微弱的聲音,聽著叫人揪心。
萬氏迅速回過頭,見到她醒過來,跪行到她身邊:“阿凝!”
丁凝擠出一個甜笑來:“我們成功了嗎?”
萬氏的眼眶倏地紅了。
計劃不該是這樣的。
原本的計劃,是她吃下那藥,只要挺過十天,藥效就過了。但是要實實在在的挺著,若是挺不住,或許就會真的……
可是她不怕。
她被這個病折磨了很多年,她很清楚要怎麽讓自己穩下來。只要熬過十日,她們母女二人就會有截然不同的人生!
然而萬氏怎麽都沒想到,丁凝竟然夥同酉生將藥給換了,自己吃了下去。
原本丁凝的病已經有起色了,眼下又重新被折磨,好幾次萬氏聽到她危在旦夕的診斷,明知道那可能是藥效的發作,還是嚇得渾身冰冷,心痛不已,險些真的病發。
所以,禦醫給的診斷,並非都是提前安排好的。
丁凝的目光從萬氏身上轉移到金佛身上:“娘,別拜他了,他閉著眼睛呢,聽不到也看不到。不然的話,世上哪有那麽多的冤死亡魂呢。”
“不許胡說!”萬氏打斷她的話,“佛祖面前,不要胡說。它都明白的。”
丁凝卻不以為然,因為說話吃力,她說起來很辛苦,“才不呢。我們明明什麽都沒錯,它卻讓我們家破人亡,我們疼的時候,它沒有讓我們少疼幾分,我們難受的時候,他也沒有現身寬慰過,哪怕是給一個甜餅也好嘛。”丁凝嘶啞的聲音認真的下著結論:“所以他就是聽不到也看不到。”
萬氏的眼淚湧出來,“你看、你看你都說的什麽話。我一直以為我的女兒天真懵懂,卻原來我一點都不了解你,連我這個做娘的尚且不曉得你有多疼,有多難過,心裏又藏了多少事,佛祖面對著蕓蕓眾生,又如何能聽得到呢。”
丁凝盯著淚流滿面的萬氏:“娘再哭,我又要心疼了。”
萬氏極力忍住眼淚,笑了一下:“你不要說太多的話,若是覺得難受的時候,一定要想一些開心的事情,娘藏了一粒藥丸,在你最難受的時候會給你吃,但是這藥丸只能吃一次,否則禦醫再群診,會露出馬腳。”他們能賣通的,也不過是說得上話的那幾位,多了就難了。
萬氏現在還不想和她說太多,說得多了,她難免又心思重,所以她專門撿輕松有趣的事情說,撿她小時候調皮搗蛋的事情說,丁凝好像也被吸引過來,認真的和萬氏你一言我一語。
第一個晚上,母女二人依偎在一起,說了大半夜的話,直到燈芯跳動,火光變暗,萬氏看著丁凝寧靜的睡顏,心中只覺得無比安定。
十日的時間,對很多人來說只是一個翹首期盼結果的過程,對有些人來說,卻是生不如死的煎熬。
第八日的時候,送飯的小僧慌張的跑出來——小姑娘發病了,臉色慘白面無血色,看起來怕是要不行了,那夫人因為著急女兒,也不太好的樣子。
丁永雋跪在寶德寺外,求主持發發善心讓他進去見見母女二人。
丁荃終於坐不住了,哭著要去踹門:“為什麽不救她們!為什麽不救!你們佛門之地,根本是在草菅人命!”
丁婕和丁素合力將她按住,“你現在沖進去,誰也救不了!”
消息傳到朝堂,眾人一片唏噓。
果然,還是撐不住。
齊北齋聽聞這個消息,什麽都沒說。
但就在病重的消息傳開當天,京城又熱鬧了一波。
數十萬張手抄經文被放在一個個木箱子裏面,被擡上了大殿,這些心經的手抄者,來自蜀州泗陵城外的裕福寺及信眾,隴州寺廟及信眾,泗陵城兩大書院的所有學生,還有西南地區受災之時,所有接受過丁家恩惠的災民。
關於萬氏母女的事情,不知道是被誰寫成了文章散出去,比起口耳相傳,文章在文人圈的傳播速度簡直堪比信鴿,這個筆者也很厲害,文章的方向不往萬氏母女究竟有罪沒罪上引導,而往善有善報的因果上引導。
萬氏母女從未做過傷天害理之事,丁凝更是裕福寺最大的香客之一,捐贈的香油錢記載的本子可以繞裕福寺三圈!
如此善心之人,若是渡不過此劫,這諸天神佛又有何可信之理?
對於百姓來說,幾十年前的是非離他們實在是太遠了,但是發生在眼前的善行卻是他們看在眼裏的。
這裏所有的心經,都是百姓為萬氏母女祈福的證明。
朝野上下,無不震驚。
齊北齋覺得這事情很蹊蹺,像是有人專門去散播似的:“這是誰的主意。”
就在這時候,一向正直高冷,不與任何人結交的大理寺卿杜紹緩緩出列,語氣平淡的交代——他媳婦幹的。
杜紹的媳婦啊。
沒人知道杜紹媳婦的來歷,但是隴州百姓知道!
太守大人的夫人,可是與蜀州的丁四並稱大小九天仙女的善心娘娘!
在隴州,太守夫人也是一個做盡好事之人,可以說杜紹能這般民心所向,屢增政績,與夫人的正面形象脫不了幹系。
在善人圈子裏面,也是有一個善良值得評估的,而這兩個人,就是頂尖尖的人,不同的是,杜崔氏或許是有為自家夫君掙顏面的意思在裏面,所以不低調也不刻意,好名聲掙得自然不做作,而丁四則是做好事都不留名,好在裕福寺的僧人可以證明,那無數個“二水”姑娘,就是丁家的小四姑娘。
壘起來幾人高的功德簿上,一個一個“二水”,仿佛能從這裏頭看著一個小姑娘從懵懂無知的踮腳投出幾文錢,到長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虔誠的捧著自己的善心捐出的畫面,看的齊北齋心中略有動容。
這個時候,壽康宮那邊傳來了消息,太後要親自出宮,前往寶德寺為譽王後人祈福。
齊北齋哪裏還敢坐著,立刻攜皇後與文武百官一同前往裕福寺,就這樣,原本一場生死之間的考驗,硬生生的被扭成了一個眾生祈福的場面。眼下這樣的狀況,好像有人盼著萬氏母女出事,那就是與民心相悖,與善相悖一般。
十日期滿,高大殿門緩緩打開。
萬氏與丁凝站在殿門口,晨曦映襯在兩人的臉上,像是自天而降的一片佛光。
聖旨傳來,天意已定,萬氏母女與叛亂之事再無關系,歸宗譜。
萬氏為嘉蔭郡主,賜府邸封地,享食邑,其女丁凝封為安仁縣主,未來三年居於壽康宮,由太後與皇後親自教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